【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】周勋君博士主讲“精意”:日常书写的一类心理及两宋以后中国书法史的转向”主题讲座

来源:文字:吴善贞 审核:钟涛 编辑:温家钰 作者: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时间:2022-11-22 09:30 点击: 【字体:


2a3156220848434c8ae304821c70e890.jpg

11月18日上午,在相思湖校区1207会议室举行“庆祝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/漓江画派学院成立20周年”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四场,题目《“精意”:日常书写的一类心理及两宋以后中国书法史的转向》,钟涛院长亲自来到现场对周勋君博士表达了衷心的感谢,讲座由吴善贞教授主持,书法系副主任赵雪飞老师、姜轶老师、李杰老师、徐晓媛老师等出席。本次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,引起了各高校师生广泛关注。


afd9ec8730da4629bf69fd92b159ff45.jpg

周勋君博士主讲《“精意”:日常书写的一类心理及两宋以后中国书法史的转向》

周老师在讲座中谈到:以两宋为分水岭,晋唐与元明以后的书法史谱写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篇章。这其中,十分鲜明的是人们日常书写心理的改变。相应变化地,是人们对书写技巧的态度、因之形成的书写风格。这促成了一种以“赵董”为代表的新型的书法样式的产生。然而,亦阻隔了人们复归晋唐的道路。讲座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:

第一部分:对何为“精意”做出说明,“精意”指的是一种对书写极为精心,丝毫不怠慢、不苟且的心理和态度。与另一种“随事从宜”“随时从宜”的比较随意的书写态度几乎从一开始已同时并存。关于“精意”的相关论述,上自西晋,下至明清的书论中均有提及。

第二部分:以人们用以表示“写字”的词语及其演变为例,在晋唐以及北宋时期,人们多用“书”来表示今天“写”的动作,用“书字”表示写字。而到两宋时期,“作字”一词基本取代“书字”,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、广泛地使用。至南宋后,“作字”进一步演化为“制字”,这无疑又再一次体现了人们对写字一事“精意”的加剧。而写字由早期的“书字”变为后来的“作字”、“制字”,其中书写心理以及书法观念的改变不言而喻。


cddb83760b51451597def7d5db12b781.jpg

钟涛院长出席此次线上讲座

第三部分:通过对书论中关于形质描述的观察,发现隋唐及以前对形态的描述多是从书体、笔势、体势、笔意等方面进行阐释的,而至宋元时期对形态的描述则更多聚焦于波磔、偏旁、字画起止处等方面,至明清时期,对于形态的描述则更多以平画、波画、撇捺、转处为角度进行分析,由此不难发现对于形质的观察更加精细化。


973bf6c197fa427f9af975ef58fa98cf.jpg

吴善贞教授主持讲座

第四部分:对赵孟頫及董其昌两位书家的书学思想及作品进行个案分析。自两宋以后,精意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基础之后,除非凭借个人天赋,作为集体的书写已经很难从这种“精意”的意识里摆脱、释放出来,赵孟頫、董其昌对日常书写的心理流露,颇可视为这种集体意识的体现。“精意”发展出的是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即控制有度、笔精墨妙、风格雅致,这是与早期书法史完全不同的一种方向,但书法史也因此变得更加多样化了。


708d49a31f6c4e89bbd38f1705810129.jpg

讲座现场

讲座最后,主持人吴老师进行了简要总结:周老师以发乎精微的文字,恬淡的表述风格,将以两宋为界,晋唐和元明以后两个不同阶段书史的转向娓娓道来,让听者跟随她的思维触角清晰地察明了关于“精意”的涵义和细节。同时对元明时期赵、董作了详解,通过对经典书家墨迹的源溯,证实心理转向的实质。元明时期的这种心理状态,促成了以“赵董”为代表的新型书法样式的产生。这些问题鲜有学者关注,但在周老师的研究视野里条分缕析,清晰明辨,为我们呈现了又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。


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